摘要:本文為系統規劃與管理師案例分析的試題。試題圍繞OSI七層模型、IP地址沖突解決、IPv6優勢等設題,含單選與簡答題,附詳細參考答案。
案例場景
某食品加工企業有1個總部和2個生產車間,為推進數字化轉型,需對現有網絡進行規劃升級。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總部和車間的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共用一個局域網,經常出現IP地址沖突,導致部分設備無法聯網。
1)企業計劃新增50臺物聯網設備(用于監控生產設備溫度、濕度),但現有網絡未做區分,擔心物聯網設備數據傳輸影響辦公設備使用。
2)企業使用的是IPv4 地址,隨著設備增多,可用 IP 地址越來越少,且未來可能接入更多設備。
3) 企業希望通過網絡規劃解決上述問題,同時確保網絡穩定,滿足未來3年設備增加的需求。
問題內容:
1)在 OSI 七層模型中,負責IP 地址分配和路由選擇的是()(5分)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網絡層
D.傳輸層
2)若設備采用 TCP協議傳輸數據,TCP 協議在 OSI七層模型中屬于()(5分)
A.物理層
B.傳輸層
C.網絡層
D.應用層
3)針對案例中 IP 地址沖突的問題,結合教材知識,說明可采用什么方法解決?(7分)
4)簡述 IPv6 相比 IPv4在地址方面的優勢,以及企業采用IPv6 對解決設備增多問題
的作用。(8分)
試題答案:
1)C
2)B
3)可采用劃分 VLAN (虛擬局域網)的方法。VLAN 可以將一個物理的局域網在邏輯上劃分成多個不同的廣播域。將總部的辦公設備、車間的設備分別劃分到不同的VLAN 中,每個 VLAN 使用不同的IP地址段,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同區域設備的IP地址沖突.
4)IPv6 相比 IPv4在地址方面的優勢:IPv6 采用128位地址長度,地址空間極大,幾乎可以滿足所有設備的聯網需求。
企業采用 IPv6對解決設備增多問題的作用:隨著企業新增物聯網設備及未來可能增加的其他設備,IPv4 地址會逐漸耗盡(2 分) 。而 IPv6充足的地址空間,能為新增設備分配IP地址,滿足企業未來3年及更久的設備增加需。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