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為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案例分析試題。試題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知識設題,涵蓋核心要求、人才措施、驅動力等單選與填空題,還針對數據聯動、縮短交付周期等問題要求闡述核心作用及落地做法,附完整參考答案。
案例場景
某傳統制造企業主營機械設備生產,年營收超10億元,近年因數字化程度低面臨多重困境:①生產環節依賴人工調度,訂單交付周期長達45天,遠超行業平均25 天,2024 年因交付延遲丟失3 個大客戶,損失超800萬元;②客戶需求響應滯后,僅通過線下業務員收集需求,個性化定制需求需15天才能反饋至研發部門,導致50% 定制訂單因需求理解偏差返工;③數據分散在生產、銷售、庫存等獨立系統,無法聯動分析,如庫存數據與生產計劃脫節,常出現“原料短缺”或“成品積壓”,2024 年 Q1 冗余庫存占用資金超 1200萬元;④缺乏數字化人才,IT 團隊僅5人且以運維為主,無法支撐數據驅動決策。企業計劃1年內推進數字化轉型,目標:訂單交付周期縮短至30天、定制需求響應時間縮短至7 天、庫存周轉率提升20%。
問題內容:
[問題1]
(1) 客戶需求響應滯后,違背了企業數字化轉型關注焦點中的哪項核心要求?()(3
分)
A.數智賦能 B.客戶中心 C.敏捷組織D.新型文化
(2)解決“數字化人才短缺”問題,最直接的措施是()(3分)
A.搭建數據中臺 B.引入數字化咨詢團隊C.開展數字人才專項招聘與培訓D.優化生產流程
[問題2]
(1)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包括時代演進驅動力、技術資源驅動力、政策金融驅動力和_________(3分)
(2)數字化生產的核心是實現生產環節的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和__________
(3分)
(3)數字人才按角色可分為數字化領導者、數字應用人才和__________(3分)
[問題3]
(1)針對“數據分散無法聯動”問題,說明“數據架構”的核心作用,并提出1項
具體落地措施(5 分)。
(2)如何通過
“數字化生產”縮短訂單交付周期?請簡要說明2項關鍵做法(5分)
試題答案:
[問題1]
(1) B
(2) C
[問題2
(1)升級發展驅動力
(2)自適應
(3)數字技術人才
[問題3]
(1)
“數據架構”核心作用:梳理企業生產、銷售、庫存等數據資產,建立數據主題目錄(如生產數據主題、庫存數據主題)與流轉機制,實現數據跨系統聯動,為生產計劃、庫存管控等提供數據支撐(對應教材21.5.2 節“數據架構”)。
具體措施:構建企業數據中臺,整合生產系統(如MES)、銷售系統(如CRM)、庫存
系統(如 WMS)的數據,建立“原料-生產-庫存-銷售”數據聯動模型,實時同
步庫存余量與生產進度,避免“原料短缺”或“成品積壓”(對應教材21.5.2 節“數據資產價值鏈運營設計”)。
(2)
關鍵做法:① 引入生產執行系統(MES)實現自動調度:通過MES 實時采集生產設備狀態、工序進度數據,替代人工調度,自動匹配訂單優先級與設備產能,優化生產排程,縮短工序等待時間(如將原10天的生產調度周期縮短至3 天);②打造柔性生產單元:通過數字化改造生產線(如配置可快速切換的工裝夾具、引入工業機器人),支持多品種訂單并行生產,減少產品換型時間(如將原5天的換型時間縮短至1天),從而整體縮短訂單交付周期(對應教材21.2.1節“數字化生產”)。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