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
長江大學(Yangtze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荊州市,為湖北省重點建設的骨干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湖北省教育廳與荊州市共建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長江大學于2003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范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原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1978年開始舉辦普通本科教育,隸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從2000年起,實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湖南農大”,坐落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單位、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試點單位、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湖南省“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高校。 湖南農業大學辦學起始于1903年10月8日創辦的私立修業學堂,歷經湖南省私立修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湖南省立修業農林專科學校、湖南農學院等階段。1951年3月,湖南省立修業農林專科學校與湖南大學農業學院合并組建為湖南農學院;同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7年開始招收博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簡稱為廣師大,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省屬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廣東省“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計劃,是首批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院校、國家民委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前身為廣東民族學院,創辦于1957年,1998年更名為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2002年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原廣東省機械學校并入學校。2005年,原廣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和廣東省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并入學校;2018年,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0年10月,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正式啟用。 截至2021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西安市,是中央與陜西省共建高校,工業和信息化部、陜西省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院校,陜西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陜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員,24所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席會擴大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課程建設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后備軍官選拔和培訓基地,中國西北地區水利水電、裝備制造、印刷包裝行業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學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為建校年,前身是北京機械學院和陜西工業大學1972年合并組建的陜西機械學院,1994年經
西華大學
西華大學(Xihua University),簡稱西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支持高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四川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四川2011計劃、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計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員,是一所工、理、管、法、經、藝、文、教、農、醫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四川省屬綜合性大學。 西華大學始建于1960年,時名四川農業機械學院,1972年更名為成都農業機械學院,1983年更名為四川工業學院。2003年,四川工業學院與成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為西華大學。2008年四川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并入。
成都大學
成都大學(Chengdu University),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成都市重點建設大學,是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2011計劃、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為中俄“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成都國際友城高校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1978年12月,成都大學創辦;1983年,停辦本科,只辦專科;2003年5月,恢復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成都學院;2006年,成都教育學院、四川省成都衛生學校、四川省成都幼兒師范學校并入成都學院;2010年4月,成都鐵路中心醫院成建制劃歸成都學院作為附屬醫院;2013年8月,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全部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給成都學院;2018年11月30日,教育部
攀枝花學院
攀枝花學院(Panzhihua University)是教育部布點在川西南、滇西北的一所以工為主的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坐落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入選“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第二批合作高校,是四川省知識產權優勢培育單位、四川省首批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 學校始建于1983年的攀枝花大學,1994年與攀枝花教育學院合并,1998年四川省攀枝花衛生學校并入,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攀枝花學院,2004年攀枝花市高級技工學校整體劃歸學校,2005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7年開始舉辦留學生教育,2018年高質量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2021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川農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雙一流”、“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援疆學科建設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四川2011計劃、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中美大學農業推廣聯盟、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雙一流”農科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都服務全川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員單位,全國首批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單位。 四川農業大學源自1906年創辦的四川通省農業學堂,1927年和1935年兩次并入四川大學,1956年由四川大學農學院整體遷往原西康省省會雅安成立四川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位于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為全國首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和“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發起高校,教育部與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 學校的前身是焦作路礦學堂,始建于1909年。1931年,更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1938年,學校西遷并與東北大學、北洋大學、北平大學的工學院聯合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焦作工學院復校并于 1949年回遷焦作。1950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更名為北京礦業學院。1970年,學校遷至四川合川,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簡稱“浙理工”,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法、藝術、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是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聯盟成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浙江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啟為實現其實業救國、教育救國而創辦的浙江蠶學館,是中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1908年被清政府御批升格為浙江高等蠶桑學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學校幾度易名,堅持辦學。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國務院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