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簡稱“杭電”,位于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是一所電子信息特色突出,經管學科優勢明顯,工、理、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的5所高校之一,是省屬高校中唯一擁有國防特色重點專業的高校,是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具有碩士推免權和全球雅思考點。對口支援衢州學院。 學校始創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業財經學校,而后歷經杭州航空工業學校、浙江電機專科學校、浙江機械工業學校、杭州無線電工業管理學校、杭州無線電工業學校等時期,1980
紹興文理學院
紹興文理學院(Shaoxing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是一所由紹興市人民政府舉辦,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普通制綜合性高等院校,2013年8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9年1月,被確定為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 紹興文理學院組建于1996年,由原紹興師范專科學校與原紹興高等專科學校合并而成,此后紹興衛生學校、上虞師范學校和紹興建工中專等學校相繼并入;其前身可以追溯至1909年(清宣統元年)創立的山會初級師范學堂,魯迅先生曾出任山會師范學堂監督(校長);2006年啟動籌建紹興大學工作;2019年浙江省教育廳公示公告紹興文理學院申請更名為紹興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共擁有本部(風則江、南山)、蘭亭、上虞等四個校區,占地面積2217.73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62億元;下設16個二級學院和1個獨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63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簡稱“HPU”),簡稱河南理工,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學,是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河南省屬重點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河南省首批“智慧校園建設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是1909年由英國福公司興辦的焦作路礦學堂,歷經河南福中礦務學校、福中礦務專門學校、福中礦務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西北工學院、國立焦作工學院、焦作礦業學院、焦作工學院等歷史時期,2004年更名為河南理工大學。 學校有南校區(焦作市世紀路2001號)、北校區(焦作市解放中路142號)、西校區(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簡稱“成信大”,由中國氣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四川20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為國際CDIO組織正式成員、中國CDIO工程教育模式試點工作組副組長單位和CDIO工程教育聯盟、中國氣象人才培養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創始成員。 學校創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并入;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成為四川省人民政府與中國氣
西安石油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Xi’an Shiyou University),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簡稱“西石大”,由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國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是陜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自主招生院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中國西北地區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肇始于1951年創立的西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1958年,升格為西安石油學院;1969年,學院改廠停辦;1980年,西安石油學院恢復重建;2000年,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陜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2003年,更名為西安石油大學;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0年,獲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院校”資格; 2018年,
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Chang’an University),坐落于陜西省西安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雙萬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高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2000年,長安大學由始建于二十世紀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筑工程學院合并組建而成。 學校有南北兩大校區,南倚大雁塔,北鄰渭水
集美大學
集美大學(Jimei University),地處福建省廈門市,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交通運輸部與福建省、自然資源部與福建省、福建省與廈門市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福建省首批“海外華文教育基地”。 學校辦學始于陳嘉庚先生1918年創辦的集美學校師范部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商科,1994年,集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集美航海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合并組建集美大學。
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Nanchang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江西主節點單位,是中國教育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國留學培訓基地、全國漢語水平HSK網考先進考點。 學校前身江西醫學院、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分別溯源于1921年創建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和1958年創建的江西工學院。1993年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將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并組建南昌大學;2005年南昌大學與原江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南昌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2011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是中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學校辦學溯源于1905年創辦的江西實業學堂,1908年更名為江西高等農業學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創辦的國立中正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昌大學。1952年組建江西農學院。1958年創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1968年更名為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1969年江西農學院和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合并,1980年
青島大學
青島大學(Qingdao University),簡稱青大(QU),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大學,山東省與青島市共建高校、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建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華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性高校、來華留學示范基地。 學校最早的源頭是創建于1909年的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后來成為青島醫學專門學校。另一源頭是創建于1924年的私立青島大學,后經歷了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等辦學時期。抗戰勝利后,國立山東大學合并了青島醫學專門學校,設置了醫學院,后來成為青島醫學院。1993年,原青島大學與青島醫學院、山東紡織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