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于直轄市上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與上海市重點共建,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九校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 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學校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創辦的高等學校之一。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Tongji University;Tongji-Universit?t),簡稱“同濟”,位于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國際鐵路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卓越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單位,國際綠色校園聯盟,中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交”,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屬、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為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 21、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學校創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1957年經歷西遷與分設,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
揚州大學
揚州大學(Yangzhou University),簡稱“揚大”,坐落于江蘇省揚州市,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江蘇—英國高水平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學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其文史科與農科整建制遷至揚州辦學,成為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的前身。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揚州大學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簡稱“蘇大”,坐落于江蘇省蘇州市,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選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等。 蘇州大學前身是1900年創辦的東吳大學,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在中國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碩士學位,也是中國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東吳大學的文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Southeast University),簡稱“東大”,本部位于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建設高校,為“建筑老八?!?、卓越大學聯盟、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碳中和世界大學聯盟成員。 東南大學肇始于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重要歷史時期。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學校文理等科遷出,以原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為主體,先后并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校的有關系科,在國立中央大學本部原址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為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成員,首批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 南京大學肇始于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歷史時期,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調整出部分院系后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南師”,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蘇省南京市,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是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發祥地之一。 學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時期;另一源頭為1888年創辦的匯文書院,后發展為私立金陵大學,1951年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原金陵女子大學)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以南京大學、金陵大學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曾培養出厲綏之、束星北、李政道等杰出校友。 學校前身是創立于1897年的求是書院,1914年停辦。1928年于求是書院舊址新建國立浙江大
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文明校園、外交部選拔錄用公務員定點高校、安徽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試點高校、“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教育科研區核心成員單位;是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學校將1928年4月在當時省會安慶市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作為建校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