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項考生備考高項可復用十大管理等知識,但需攻克新增模塊、論文寫作等難點。備考分四階段:1-2個月銜接基礎,2-3個月攻堅難點,1個月強化真題,考前2周模擬沖刺。自學或報班依基礎、時間等定,科學規劃可助通關。
已通關軟考中項(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的考生,備考高項(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具備天然優勢——十大管理領域、基礎計算等核心知識可直接復用。
但高項在考察深度、新增模塊與考核形式上的升級,仍需科學規劃備考路徑。以下結合中項基礎,拆解備考方法與報班選擇邏輯。
1、精準定位差異,明確核心突破點。
高項考試通常在每年5月舉行,距離中項(11月考試)約6個月備考周期,需重點攻克中項未覆蓋的核心難點。
新增知識模塊。在中項十大管理基礎上,高項新增“績效域”“項目集管理”“組織級項目管理” 等內容,且近年命題占比超30%。例如2025年上半年真題中,“交付績效域的核心實踐”“組織戰略與項目組合對齊”等考點直接決定案例分析題得分。
論文寫作壁壘。高項獨有的3000字論文是通關關鍵,需結合“數字化項目治理”“敏捷項目管理”等前沿主題,融合理論與實務案例。中項無論文考核,此模塊需從零建立寫作框架與素材庫。
深度與廣度升級。計算題從基礎掙值分析升級為“綜合變更控制中的成本估算”“項目投資回報率計算”,案例分析題更側重“跨項目協調”“風險應急方案設計” 等高階場景。
2、制定4階段備考規劃
基礎銜接期(1-2個月):梳理知識重疊區,標記高項新增點。用中項復習時的《十大管理思維導圖》為藍本,補充“49個績效域實踐”“項目集生命周期”等新增內容,形成高項專屬知識框架。
難點攻堅期(2-3個月):突破論文與新增模塊。論文每周練1篇,先套用“背景-問題-措施-成效”模板,再結合工作實際補充“數字化轉型項目”“大型活動項目” 等案例;新增模塊借助希賽網《高項新增考點精講視頻》,用“口訣記憶法”掌握 “組織級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等復雜概念。
真題強化期(1個月):按考試節奏刷題,復用中項錯題復盤經驗。重點做近3年真題,案例分析題聚焦“跨模塊融合題型”,論文對照評分標準自我批改。
模擬沖刺期(考前2周):適應考試強度,查漏補缺。用機考模擬系統完成3套完整試卷,論文限時寫作;背誦“論文萬能金句”“計算公示速查表”,強化記憶薄弱點。
依托中項打下的基礎,高項備考無需從零開始。關鍵是精準突破新增難點,科學規劃階段任務。若論文與新增模塊自學吃力,報班可快速提效;若基礎扎實且擅長自主規劃,自學同樣能順利通關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