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技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原化學工業部直屬重點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與中國科學院“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高校,是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是國內第一家設立橡膠專業的高等院校,亞洲唯一的橡膠專業領域高校。曾先后隸屬國家輕工業部、國家化學工業部,現為山東省屬重點建設的大學和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評估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和“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被社會贊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0年的沈陽輕工業高級職業學校,1956年遷至青島。1958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組建為山東化工學院,開始了正式舉辦高等教育的歷程。1984年經教
青島大學
青島大學(Qingdao University),簡稱青大(QU),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大學,山東省與青島市共建高校、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建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華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性高校、來華留學示范基地。 學校最早的源頭是創建于1909年的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后來成為青島醫學專門學校。另一源頭是創建于1924年的私立青島大學,后經歷了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等辦學時期。抗戰勝利后,國立山東大學合并了青島醫學專門學校,設置了醫學院,后來成為青島醫學院。1993年,原青島大學與青島醫學院、山東紡織工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強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為中歐精英大學聯盟、北極大學、國際南極學院、國際涉海大學聯盟成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24年的私立青島大學。1930年,在省立山東大學和私立青島大學基礎上成立國立青島大學。后歷經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時期,1958年山東大學主體遷往濟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產系、地質系、生物系等為基礎,于1959年3月成立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被國家確定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成員。 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學。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后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官立大學;其醫學學科起源于1864年,開啟近代中國高等醫學教育之先河。從誕生之日起,學校先后歷經了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由原山東大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學校是一所綜合性高等師范院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培計劃”、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111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屬重點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的師范館;1903年從山東大學堂分出并成立山東師范學堂;1944年成立山東省師范專科學校;1950年10月,在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和山東省行政干部學校的基礎上組建山東師范學院,系建國后山東省成立最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山科大,SDUST”,主校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一所山東省屬重點高校,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共建,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山東特色名校工程、山東省“沖一流”高水平大學實施高校,入選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名單,為中俄(山東)教育國際合作聯盟成員高校,對口支援建設長江師范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源起于1951年在淄博洪山設立的山東礦區第二煤礦職業學校和1956年建立的濟南煤礦學校,兩所學校分別發展為淮南礦業學院與山東煤礦學院。1963年,淮南礦業學院撤銷并入山東煤礦學院。1971年,山東煤礦學院與泰安煤礦學校在泰安組建山東礦業學院。1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為國家“雙一流”、“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 學校起源于1952年11月建立的北京石油學院。1969年11月學校遷至山東,1970年1月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6月設立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2月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并在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礎上建立石油大學(北京
山東工商學院
山東工商學院(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簡稱“山商”,位于山東省煙臺市,是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省級創業教育示范校、全國首批團中央“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試點單位和全國創業教育示范基地。 學校原名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始建于1985年,隸屬于原煤炭工業部。1998年9月,因管理體制改革轉為中央與山東省共建,以山東省管理為主,2003年2月更為現名。 截至2022年9月,學校占地90.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2.6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266.24萬冊;設有17個二級院(部)、12個研究院、36個研究所(中心),開設招生本科專業56個;擁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教職工1391人,其中專任教師93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山東理工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山理工”(SDUT),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及淄博市共建高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為首批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山東省一流學科和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入選首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 學校由山東工程學院、淄博學院合并組建而成。1956年,山東省濟南農業機械化學校創建;1958年,升格為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1990年,更名為山東工程學院。1998年,山東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分院、淄博大學、淄博師范專科學校、淄博市職工大學、淄博廣播電視大學等高校組建為
聊城大學
聊城大學(Liaocheng University),簡稱“聊大”。坐落在山東省聊城市,是山東省屬綜合性大學。入選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首批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省級博士立項建設單位,北極大學聯盟成員單位,碩士、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具有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的師范館,1970年8月,山東師范學院機關及中文、歷史、外語、數學、生物、體育、藝術等8個系遷到聊城辦學,1974年4月,山東師范學院機關及大部分系部遷回濟南,同時籌建山東師范學院聊城分院。11月,中共山東省委正式批準建立山東師范學院聊城分院。198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 山東師范學院聊城分院改建為聊城師范學院。2002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 聊城師范學院更名為聊城大學。2012年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