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礦冶研究院
長沙礦冶院創立于1955年,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湘江之濱、岳麓山腳下,先后歸屬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工委、冶金工業部、國家冶金工業局、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2009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通過國有資產無償劃轉方式,整體并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成為集團公司的全資子企業。 2020年4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名單。
國防科技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簡稱國防科技大學,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是直屬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的軍隊綜合性大學,也一直是國家和軍隊重點建設的院校。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批準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院校,是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院校,是軍隊唯一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行列的院校,是納入國家“雙一流”建設支持的院校。 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于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學校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防信息學院、西安
湖南工業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湖南工大”,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湖南省2011計劃,中國第一個被國際包裝研究機構協會(IAPRI)接納的會員單位、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的主任單位、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單位和中國包裝技術培訓中心。 學校的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創辦的株洲師范學校;1979年株洲基礎大學創辦,1987年籌建中國包裝工程學院,1989年更名為株洲工學院;2001年、2004年,湖南城市建設學校、湖南省財會學校先后并入株洲工學院;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由株洲工學院更名為湖南工業大學,同年合并了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Hunan University),簡稱“湖大”,坐落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為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入選“強基計劃”、“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金磚國家大學聯盟、“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成員。 湖南大學辦學起源于公元976年創辦的岳麓書院,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定名省立湖南大學,1937年成為國民政府第15所國立大學;1
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111計劃”、“強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自主劃線高校、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高校,是全國首批試點開展八年制醫學教育(本博連讀)的五所大學之一。 中南大學由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簡稱“CSUST”,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是國家交通運輸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屬于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教育部“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中國電力高校聯盟、綠色交通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之一,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長沙理工大學由原長沙交通學院、長沙電力學院于2003年合并組建。原長沙交通學院的前身是交通部1956年創辦的長沙航務工程學校,原長沙電力學院的前身是電力工業部1956年創辦的長沙水力發電學校。創辦于1956年的湖南省水利水電學校和創辦于1958年的湖南省輕工業學校(后更名為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相繼于2001年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簡稱“中南林科大”(CSUFT),坐落于湖南省長沙市,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省屬重點大學、湖南省“雙一流”建設項目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湖南省2011計劃,是湖南省屬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個擁有研究生院的省屬高校,涵蓋理、工、農、文、經、法、管、教、藝等九大學科門類,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研究生推免權、以林業科學為特色的綜合型大學。 學校的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學院。1963年,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同志的直接關懷下,湖南林學院遷往廣州與華南農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Xiangtan University),簡稱“湘大”,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倡辦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 教育部與湖南省重點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英才計劃”實施高校、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首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首批國家專利協同運用試點單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全國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等,是“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全球eduroam聯盟、全國紅色文化戰略聯盟等成員。 學校創辦于1958年,同年9月10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湘潭大學”校名。1959年因故停辦。1974年,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湖南省2011計劃”入選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權、“碩師計劃”推免資格及港澳臺和留學生招生權。 學校由湘潭工學院與湖南省第二所本科師范類高校湘潭師范學院于2003年合并而成,其辦學歷史溯源于1949年成立的湘北建設學院。湘潭工學院創建于1978年,原名湘潭煤炭學院,是原煤炭工業部部屬本科院校;1981年更名為湘潭礦業學院,1997年更名為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