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
福州大學(Fuzhou University),簡稱福大,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創建于1958年,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國家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三所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之一,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國家”111計劃”、“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 截至2022年2月,學校辦學主體位于旗山校區,在福州、廈門以及泉州等地擁有多個校區, 校舍建筑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山科大,SDUST”,主校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一所山東省屬重點高校,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共建,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山東特色名校工程、山東省“沖一流”高水平大學實施高校,入選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名單,為中俄(山東)教育國際合作聯盟成員高校,對口支援建設長江師范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源起于1951年在淄博洪山設立的山東礦區第二煤礦職業學校和1956年建立的濟南煤礦學校,兩所學校分別發展為淮南礦業學院與山東煤礦學院。1963年,淮南礦業學院撤銷并入山東煤礦學院。1971年,山東煤礦學院與泰安煤礦學校在泰安組建山東礦業學院。1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為國家“雙一流”、“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 學校起源于1952年11月建立的北京石油學院。1969年11月學校遷至山東,1970年1月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6月設立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2月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并在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礎上建立石油大學(北京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簡稱“西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成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歐盟QB50項目亞洲區唯一發起單位與亞洲區總協調單位。 1938年國立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在陜西漢
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云南省綜合性重點大學,由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立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的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由原昆明理工大學與原云南工業大學于1999年合并組建。原昆明理工大學創建于1954年,時名昆明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昆明理工大學。原云南工業大學創建于1974年,時名云南工學院,1994年更名為云南工業大學,歷史起點可追溯到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哈工大,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創始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是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學校始建于1920年,創辦名稱是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后歷經中俄工業大學校、東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山東省屬重點大學、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強特色”建設高校,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首批山東省“高峰學科”、“優勢特色學科”及“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 學校創建于1952年,先后隸屬原重工業部、原冶金工業部,1998年劃轉山東省領導,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管理體制。先后歷經山東冶金學院、青島建筑工程學院時期,2004年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196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5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Jiangnan University),坐落于無錫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一帶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聯盟成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江南大學源于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發展時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私立江南大學的有關系科組建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食品工業系;1958年該系整建制東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南信大”,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2011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 學校始建于1960年,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
北方民族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North Minzu University)坐落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一所綜合性民族類普通高等院校,是國家民委和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由合肥工業大學對口支援,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首批實施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寧夏回族自治區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寧夏回族自治區雙創示范基地、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全國青年創業示范園,為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員高校。 學校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為北方民族大學。 截至2022年6月,學校總占地面積1624畝,校舍總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設有22個學院,開辦本科專業77個;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工近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