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某醫院發生一起悲?。侯^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皮試陰性患者用藥后突發過敏性休克,最終導致植物生存狀態,醫院賠償131萬元。這一事件再次將頭孢類藥物皮試的規范問題推向公眾視野,也提醒醫護人員需高度警惕頭孢過敏風險背后的操作誤區。
一、衛健委早有明確指導:頭孢皮試并非“常規操作”
事實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在2021年就已發布《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皮膚試驗指導原則(2021年版)》,對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做出清晰規范。
指導原則明確指出,臨床實踐中存在過度依賴皮試的問題:部分醫務人員將皮試適應證擴大化、操作不規范、結果判讀不準確,不僅可能導致過敏反應急救準備不足,還會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延誤患者治療等后果。
二、哪些情況才需要頭孢皮試?僅兩種特定情形
根據指導原則,使用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前,除以下兩種情況外,無需常規皮試:
- 既往有明確青霉素或頭孢菌素I型(速發型)過敏史:若臨床確需使用頭孢菌素,需在具備專業急救人員、完善急救條件的前提下,選用與過敏藥物側鏈不同的頭孢菌素進行皮試,且需獲得患者知情同意,皮試結果僅作參考。
- 藥品說明書明確要求皮試:需向藥品提供者進一步確認過敏反應機理、皮試的靈敏度、特異度及預測值,并獲取專用皮試試劑后,按說明書要求執行。
三、現狀尷尬:部分醫院仍在“超范圍”執行皮試
盡管官方指導原則已發布多年,但臨床操作中仍存在偏差:不少醫院,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仍在對頭孢類藥物進行“常規皮試”,甚至對口服頭孢類藥物也要求皮試,這與指導原則明顯不符。
這種現狀背后,既有對過敏風險的過度擔憂,也有對規范理解不透徹、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對于一線護士而言,皮試操作往往出于“對患者安全負責”的謹慎,但過度依賴皮試并非真正的安全保障——皮試陰性不能完全排除過敏風險,而不必要的皮試反而可能增加患者痛苦、浪費醫療資源。
四、規范落地需多方發力:從“依賴皮試”到“科學防控”
頭孢過敏的核心風險防控,不在于“全員皮試”,而在于全程規范管理:用藥前詳細詢問過敏史、用藥中密切監測、備好急救設備和藥品。
對于夾在中間的護士群體,我們理解其對患者安全的重視,但更需要上級部門加強規范培訓和臨床引導:通過明確操作細則、統一執行標準、強化過敏應急演練等方式,讓臨床操作真正貼合指導原則,既避免過度皮試的弊端,又能筑牢過敏風險的防線。
只有讓規范真正落地,才能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時,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因操作誤區導致的悲劇。
如需更多免費備考資料、免費核心母題、免費視頻課程等,請在應用市場搜索【希賽醫衛題庫】下載APP,或直接掃描下方小程序免下載先體驗,包含考前密押卷、經典母題、備考寶典、課程超市、每日一練、每周一測、考點練習、順序練習、智能出題、題型專練等功能~

|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 2026年執業護士資格全科課程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 2026年執業護士資格全科進階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 2026年執業護士資格無憂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300元/全科 |
| 2026年執業護士資格題庫會員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關推薦:
執業護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