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產與作業管理試題2016年10月(00145)
摘要:生產與作業管理,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計算題,綜合分析題
自考生產與作業管理試題及答案2016年10月(00145)
生產與作業管理,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計算題,綜合分析題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4小題,每小題l分,共3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未涂、錯涂或多涂均無分。
1.生產與作業系統的基礎是()
A.信息流
B.訂單流
C.物流
D.資金流
2.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人是()
A.甘特
B.泰羅
C.吉爾布雷斯
D.梅約
3.下列屬于企業戰略的構成要素的是()
A.管理幅度
B.組織結構
C.企業規模
D.經營范圍
4.企業總體戰略的構成要素一般不包括()
A.經營范圍
B.增長向量
C.生產與作業戰略
D.競爭優勢
5.表明企業在不同的經營條件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方向的企業戰略構成素是()
A.經營范圍
B.競爭優勢
C.協同作用
D.增長向量
6.在劃分生產類型的標志中,最常見最典型的是按產品生產的重復性、穩定性來劃分,可分為()
A.訂貨生產、備貨生產、混合型生產
B.通用產品生產、專用產品生產
C.流程型生產、加工裝配型生產
D.大量生產、成批生產、單件生產
7.生產與作業系統的符號表示法中9表示加工工作的符號是
A.□
B.○
C.△
D.→
8.與訂貨型生產相比,屬于備貨型生產的特點是()
A.產品庫存占用較小
B.以通用設備為主
C.產品屬專用產品
D.標準產品
9.生產重復程度最高的生產類型是()
A.單件生產
B.大量生產
C.中量生產
D.多品種小批量生產
10.在成組技術中,對零件進行分類編組的依據是零件的()
A.相似性
B.質量的穩定性
C.結構復雜程度
D.加工難易程度
11.按照加工產品為主來設置生產單位的是()
A.工藝專業化形式
B.單件生產形式
C.對象專業化形式
D.單件小批量生產形式
12.在車間布置中有關設備布置的最典型方法是()
A.作業相關圖法
B.計算機安排法
C.從一至表法
D.工序最優法
13.根據時間標準和工藝參數標準計算勞動定額的方法是()
A.統計分析法
B.技術計算法
C.類推比較法
D.經驗估工法
14.生產管理中,工作研究主要包括:方法研究和()
A.市場研究
B.價值研究
C.產品研究
D.時間研究
15.箭線式網絡圖中,一條箭線的箭頭結點序號一定比箭尾結點序號()
A.小
B.大
C.相等
D.不確定
16.在網絡圖中,關鍵作業的總時差應()
A.等于0
B.大于0而小于1
C.等于1
D.大于1
17.自行車廠對車輪的需求屬于()
A.直接需求
B.間接需求
C.相關需求
D.獨立需求
18.在物料需求計劃(MRP)計算中,物料凈需求量與計劃訂貨批量的關系是()
A.完全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完全不相等
D.兩者無關系
19.制造資源計劃(MRPⅡ)是一個比較完整的()
A.推動式系統
B.拉動式系統
C.推動式和拉動式相結合的系統
D.開放式系統
20.看板,又稱傳票卡,是傳遞()
A.信息的工具
B.物料的工具
C.人員的工具
D.資金的工具
21.在庫存的ABC管理法中,A類物品()
A.品種多、占用資金少
B.品種少、占用資金多
C.品種多、占用資金多
D.品種少、占用資金少
22.為了防止不確定因素而準備的緩沖庫存稱為()
A.積壓庫存
B.安全庫存
C.經常庫存
D.投機庫存
23.PDCA循環中“P”代表 A產品
A.生產
B.計劃
C.生產地點
24.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分布狀況的描繪與分析來判生產過程質量的常用方法是()
A.控制圖法
B.直方圖法
C.排列圖法
D.相關圖法
25.設備選擇方法中,按投資方案的成本高低來判斷其經濟的方法是()
A.凈現值法
B.投資利潤率法
C.投資回收率法
D.成本比較法
26.設備壽命包括設備的物資壽命、經濟壽命、技術壽命和()
A.直接壽命
B.間接壽命
C.折舊壽命
D.質量壽命
27.設備購置主要依據的原則是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及()
A.設備可獲得
B.外觀的精美
C.交貨的及時
D.生產上可行
28.循環經濟的本質是()
A.社會經濟
B.生態經濟
C.市場經濟
D.計劃經濟
29.質量管理的三個發展階段是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和()
A.質量管理設計階段
B.質量分析管理階段
C.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D.質量管理保證階段
30.循環經濟改變了過去“三高”的狀況,這“三高”是指高開采、高消費和()
A.高排放
B.高利用
C.高成本
D.高庫存
31.與大規模生產模式相比,屬于大規模定制生產特征的是()
A.按訂單定制
B.成品庫存多
C.標準產品
D.按計劃促銷
32.質量管理中的排列圖法又稱為()
A.統計分析表法
B.主次因素分析法
C.因果分析法
D.分層法
33.供應鏈主要特點有:復雜性、動態性、交叉性及()
A.直接性
B.單一性
C.可操作性
D.面向客戶需求
34.與傳統的大量生產相比,在思想觀念和經營戰略上,屬于敏捷制造特點的是()
A.充分發揮人和信息的作用
B.使競爭對手富裕
C.信息保密
D.員工獨立
二、名詞解釋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1.企業戰略
12.5S活動
13.在制品定額
14.經濟訂貨批量
15.電子商務
三、簡答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1.簡述生產與作業管理的內容。
22.簡述IS09000 系列標準質量認證的作用。
23.簡述開展清潔生產的總目標。
四、計算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計算結果四舍五入取整數。
31.現有五個工件需在兩臺設備M1、M2上加工,加工順序相同,即先在設備M1加工,后在設備M2加工,所需工時列于下表。
(時間單位:分鐘)
要求:(1)說明應用約翰遜算法進行排序的步驟;
(2)用約翰遜算法確定最優加工順序。
32.工件A的批量為5件,需要經過四道工序完成加工,各道工序的單件加工時間分別為:T1 = 6分鐘,T2 = 4分鐘,T3 = 7分鐘,T4 = 3分鐘。
要求:(1)計算順序移動方式下A產品的生產周期;
(2)計算平行移動方式下A產品的生產周期。(注意:計算過程要求列出公式)
33.某企業甲產品的生產流程為:毛坯車間→機加工車間→裝配車間,已知各工藝階段的生產周期為:裝配車間10天,機加工車間21天,毛坯車間2天。各工藝階段的保險期為:機加工車間5天,毛坯車間2天,裝配車間沒有保險期。
要求:分別計算裝配車間、機加工車間、毛坯車間的出產提前期和投人提前期。
(假設各工序生產批量相同)
五、綜合分析題
(本題12分)計算結果四舍五入取整
41.
要求:(1)計算車床組的全年有效工作時間;(2)分別計算甲、丙產品換算成代表產品的產量;(3)以代表產品乙為計算單位,計算車床組的生產能力;
(4)將第(3)項的計算結果換算為甲、乙、丙三種具體產品的生產能力。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