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沖軟考高級的朋友,如果是技術流,就可以考慮系統架構設計師和網絡規劃設計師。這兩個科目都是軟考高級中比較難啃的科目,至于哪個更難,還得分情況來看。
先說說系統架構設計師,這貨難在“抽象和跨界”,簡直是“技術圈的戰略家”考試。
它考的不是單一技術,而是把業務需求變成技術方案的全套能力。比如給個電商平臺需求,你得先拆業務架構(商品、訂單、支付咋分家),再搭應用架構(分層還是微服務),最后定技術架構(用Redis還是MongoDB,要不要搞多活機房)。
光懂技術還不夠,案例分析題經常給你挖坑。比如“用戶量突增導致系統崩潰,怎么優化架構?”
這時候不能只說“加服務器”,得從緩存策略、讀寫分離、服務降級一套組合拳來答,還得算清成本和收益。
論文更頭疼,得寫2000多字的架構設計方案,沒做過大型系統的人編都編不圓。總不能說“我設計的架構沒考慮過并發問題”吧?這科通過率常年徘徊在10%以下,純新手裸考基本等于送人頭。
再看網絡規劃設計師,難在“精準和細節”,堪稱“網絡圈的工程師”考試。
它的知識點特聚焦,就是網絡全流程:從通信流量分析(算清楚不同業務占多少帶寬),到設備選型(核心交換機選萬兆還是千兆),再到故障排查(LTE網絡吞吐量上不去咋優化)。 沒有花里胡哨的理論,全是實打實的技術細節。
案例題里全是“計算題+配置題”,比如給你一個企業組網需求,讓你算子網掩碼、畫拓撲圖,還得寫路由器配置命令。錯一個參數就可能滿盤皆輸,比架構師的“開放題”容錯率低多了。
但好處是考點固定,比如OSI七層模型、路由協議這些核心內容翻來覆去考,刷題刷到位就能摸到門道,適合能沉下心啃細節的人。
兩類考試的“難”還體現在對經驗的要求上。
架構師更吃“綜合經驗”,得懂業務、懂技術、懂管理,最好做過項目負責人,不然論文和案例題根本沒思路。網規師更吃“技術經驗”,只要你常年跟路由器、交換機打交道,熟悉網絡配置和優化,備考時把理論補全就行。
總結下來,如果你是做開發、產品或項目管理的,想往技術管理崗走,架構師雖然難,但貼合你的職業路徑。如果你是網絡工程師,天天跟組網、排障打交道,網規師的難度更“可控”。
要是純零基礎,倆都不容易,但網規師因為考點集中,反而比架構師的“無邊界” 復習更容易上手。
別糾結哪個更難,關鍵看“哪個更對味”。選對了方向,再難的考試也能啃下來;選錯了,再簡單也白搭。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