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學院
嘉興學院(Jiaxing University),簡稱嘉院,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是經教育部批準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實行“省市共建共管,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為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嘉興學院前身為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和嘉興高等專科學校,兩校于2000年3月合并組建嘉興學院。此后平湖師范學校、嘉興衛生學校、浙江會計學校和嘉興市糧食干部學校等四校相繼并入。 據2022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梁林和平湖2個校區,校園面積1660余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1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222萬余冊,電子藏書230萬余冊;設有17個教學機構,開設59個本科專業;有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工166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900余人,成教本專科生15000余人。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簡稱“西政”,位于重慶市,是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政法類高等學府,改革開放后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自主招生試點高校。重慶市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以法學為主,經濟學、文學、管理學、哲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學校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并當時的重慶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
安徽建筑大學
安徽建筑大學(Anhui Jianzhu University),簡稱安建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安徽省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 學校創辦于1958年,歷經安徽建筑工程學校、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建筑分校等辦學時期,1986年復辦安徽建筑工業學院,2013年更名為安徽建筑大學。 截至2022年2月,學校有南、北2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531畝;設有12個學院,61個本科專業;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全日制本科生168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有教職工1500余人,其中教師1214人。
廈門理工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委托培養院校、教育部發改委“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建設高校、福建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綜合試點單位、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廈門市陳嘉庚獎學金合作高校、廈門市集美區產業技術聯盟首任輪值主席院校,入選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最早可追溯至1978年廈門市政府開辦的工業、建筑、財經等八個大專班。1981年,以工業大專班師資為主體,在八個大專班的基礎上創建鷺江職業大學。1987年廈門職業經濟學院并入,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公辦多科性本科院校,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西省職教師資培養培訓中心、江西省教師資格面試直屬考點管理辦公室,是江西省政府獎學金和孔子學院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學校以原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為主體,南昌高等專科學校并入組成。南昌高等專科學校辦學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的前身為1977年創建的江西師范學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為南昌師范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為南昌職業技術師范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04年南昌高等專科學校并入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12年學校更名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學校主要有楓林校區和紅角洲校區,占地面積
塔里木大學
塔里木大學(Tarim University),簡稱塔大,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醫、文、管、經、法、教育、藝術、歷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院校,為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于1958年創建,原名塔里木農墾大學,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塔里木大學。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校園占地面積2613畝,校舍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有16個學院,79個本科專業,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工1435人,在校全日制學生2.4萬余人。
山東工商學院
山東工商學院(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簡稱“山商”,位于山東省煙臺市,是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省級創業教育示范校、全國首批團中央“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試點單位和全國創業教育示范基地。 學校原名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始建于1985年,隸屬于原煤炭工業部。1998年9月,因管理體制改革轉為中央與山東省共建,以山東省管理為主,2003年2月更為現名。 截至2022年9月,學校占地90.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2.6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266.24萬冊;設有17個二級院(部)、12個研究院、36個研究所(中心),開設招生本科專業56個;擁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教職工1391人,其中專任教師93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簡稱“廣外”,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入選國家“2011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亞洲大學生集體行動交流計劃(“亞洲校園”計劃),是聯合國高端翻譯人才培養大學外延計劃的中國合作院校、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和國際譯聯(FIT)聯席會員、世界翻譯教育聯盟(WITTA)的首創單位,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 學校的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于1964年11月設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Beijing Wuzi University),簡稱“北物”,坐落于中國首都北京市,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為特色,以經濟學科為基礎,以管理學科為主干,經、管、理、工、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 北京物資學院1980年建校,先后隸屬于國家物資總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1986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10月,劃歸北京市管理。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校園占地近600畝,建筑面積20萬余平方米;下設10個教學單位,開設28個本科專業;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個;有教職工788人,其中,專任教師500人;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留學生等各類在校生近8000人。
沈陽農業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沈農或沈陽農大,坐落在遼寧省沈陽市,是遼寧省與中央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國家首批建設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組建于1952年,由當時的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專業除外)和沈陽農學院部分專業合并而成;1985年10月,更名為沈陽農業大學,鄧小平同志親自為學校題寫了校名。